當政治凌駕軍事之上。
如果你覺得這樣講太過文言,翻成白話文便叫做-該殺的不殺,不該殺的卻殺了一大堆。
跟「美國狙擊手」、「危機倒數」比起來,「巡弋狙擊手」才算是真正的反戰電影,2010年美軍為避免人員傷亡,開始使用無人機轟炸塔利班組織據點,駕駛員們下班即可回到基地旁的高級宿舍與家人享天倫之樂,跟其他被派駐海外,一年才回家一次的軍人相比,真的是太幸福了。
只是轟炸行動是由中情局直接下命令,初始只針對塔利班武裝份子,後來漸漸連一般民眾及婦孺也通通轟炸,只因為他們的政治立場與美國對立,將嚴重損害美國的利益,對外界的抨擊則用誤炸來搪塞,駕駛員們也逐漸分成兩派,彼此意見大相逕庭,領頭的少校因為殺平民夜夜作惡夢,導致夫妻失和最後老婆離家出走;其中巧妙的穿插了一位民兵天天去強暴婦女,可是那位民兵並不是中情局的轟炸目標。
本片結局很簡單:少校終於炸了那個真正該殺的強姦累犯(而非中情局指定的那些政治立場不同的平民婦孺)並辭去軍職,在除去心中的桎梏之後,開車(出營區往左轉)去尋找他的家人。
下班出營區右轉即可回宿舍
很高級的宿舍區
駕駛員的轟炸控制室
女組員勇敢表達反對轟炸平民婦孺
一位天天來強暴婦女的民兵
女組員目賭民兵強暴情節
宿舍區旁即是繁華的都會區 與阿富汗民宅成強烈對比
女組員的第二種造型 變化實在太大讓我ㄧ時難以接受
中情局連葬禮現場也下令轟炸
中情局果然兇狠 只是那棵樹竟然沒倒
少校精神不佳 老婆也只能徒呼負負
女組員結訓時的第三種造型 我終於明白導演本片想要捧紅誰了
基地組織1號目標
轟炸後 待民眾來搶救傷員 中情局再下令進行第二次及第三次轟炸
就在影評發佈後2個月,BBC新聞網(20151003)最新報導如下:
位於阿富汗城市昆都士的「無國界醫生」援助機構創傷中心在周六(10月3日)凌晨2時10分的持續轟炸中被數次擊中,該援助機構三名員工證實死亡,另外超過30人下落不明。美國軍機當時正對有關目標進行空襲。北約盟國承認,這個診所可能在轟炸中被擊中。美軍駐阿富汗部隊發言人說,當地時間周六凌晨2時15分,美軍對昆都士威脅美軍的個人目標進行了空襲。美軍聲明說,有關空襲「可能對附近一個醫療設施造成了附帶破壞」,美軍將對此展開調查。 國際紅十字會發表聲明,對「無國界醫生」在昆都士的診所遭空襲感到震驚,並對這種涉及病人、醫護員工和診所的暴力行為予以強烈譴責。
嗚呼哀哉!!無國界醫生於1999年獲諾貝爾和平獎,美國總統歐巴馬亦於2009年獲諾貝爾和平獎。兩位和平獎得主的生死對決豈非更彰顯了諾貝爾獎的荒謬與悲哀。